
公益活动一:2013景德镇市援助雅安义捐义画义拍活动
瓷都打响四川雅安灾区爱心赈灾第一枪
2013年4月20日至21日,我国四川雅安、芦山、宝兴一带连续发生地震。灾区灾情十分严重,党中央国务院国家领导人第一时间批示,把抢救灾区人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武警、消防、医务、志愿者都纷纷向地震灾区开展紧急救援,雅安的地震灾情牵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瓷都景德镇中国陶瓷美术馆、景德镇美术馆、瓷都华艺拍卖迅速组织爱心救援,4月20日晚上9时发出紧急通知,4月21日下午,来自景德镇陶瓷美术家界的中国陶瓷美术高级人才、老中青年艺术家代表、积极响应活动单位的号召,踊跃参加献瓷献艺献爱心活动。 为了让自己的爱心,能迅速传递到灾区,中国陶瓷美术大师侯一波、刘少彬、李恭坤、中国陶瓷美术家赵坤元、江西省陶瓷美术大师危民旺、卓国镇、陈培火、邹洪顺、于景勇、雷大辉、万济宁、聂汝胜、胡晓静,景德镇市陶瓷美术大师童承天、姜渭乐积极参加陶瓷募捐爱心笔会;中国职业陶瓷美术家赵贯芝,江西省职业陶瓷美术家 、瓷都陶瓷界老艺人石砥中、谭尧卿、裘德祥;江西省高级陶瓷美术师黄世启,程伊海、黄光华、徐普阳、汪有火、戴德全,胡金平、蔡世文、刘祖胜、高寒、朱金明、曹文选、彭标郎、魏司勇、皱庆云、袁日明、江杰、余新、叶德有、刘川、崔凯;青年陶艺家陈烙铭、邹春林;女陶瓷家李馨、肖敏、陈钢莲、胡征娟、曾俐荧等瓷艺界同仁急雅安之所急,想国人之所想,向活动主办单位选送自己的陶瓷艺术作品。来自南昌的江西省陶瓷美术大师雷大辉,景德镇的江西省高级陶瓷书法师黄景初,用娴熟的书法技艺为灾区人民给力加油,向灾区人民奉献爱心,为了尽快使参与奉献爱心的陶瓷美术家,实现向灾区救援的心愿,活动发起组织单位,中国陶瓷美术馆与瓷都华艺拍卖将会同江西省慈善总会,江西晨报艺术交流中心等同心协力做好作品登记选册与爱心拍卖工作。所有捐献陶瓷与书画艺术品,全部用于灾区赈灾。对于参与献瓷献艺献爱心的艺术家,将由活动主办与爱心受理单位颁发雅安赈灾献爱心专题证书。 影响中国文学艺术成就者中国陶瓷美术馆馆长,抚州市收藏协会名誉会长胡忠胜告诉记者,4月21日下午2点至4点已接受到国家级大师,省市级大师及省高以上陶瓷艺术家作品50余件,仍有许多爱心艺术家将在22至23日把捐献作品送到美术馆爱心接受点。胡忠胜还呼吁有更多的艺术家,更多的文化艺术机构,以最快的速度捐款捐物,向雅安,芦山宝兴等灾情重地,伸出援助之手。
义捐义画义拍现场活动图片:








景德镇美术馆馆长胡忠胜为雅安书福祈福:





公益活动二:情系桐桐爱心义捐义画
关于桐桐的报道:
半岁的桐桐,身上针孔大的伤口也会导致血流不止
一位年轻母亲的呼救:“请救救我的孩子吧!”
这是罕见的血友病,每月惊人的治疗费用,让一对小夫妻真撑不住了
晚报记者 朱星林 文 万毅斌
昨天,在市第三医院血液内科,注射完价值2210元的一针的“凝血因子九”后,桐桐的妈妈和奶奶立即按住他左手上的针孔,同时止住孩子的哭闹。因为不懂这一点,出血的针孔曾染湿了孩子的衣袖。 桐桐不满四个月时,这个家庭迎接新生的喜悦被一个噩耗击碎了:桐桐被确诊为血友病乙,患者身上针孔大小的伤口也会导致血流不止的罕见遗传疾病,需要终生注射凝血因子维持生命。 曾有朋友善意劝说孩子的母亲——放弃吧,治疗会把一个家庭永远带进贫穷的深渊。做一个母亲何其不易,连他被蚊子叮咬、身上起湿疹都会心疼,又怎么舍得放弃?这个小家庭已经为治疗花费5万多元,如今再也无法承受这份压力,长久的思考后,孩子的母亲蔡富招,这位年轻的妈妈终于决定站出来呼救……
年轻的父母 不懂孩子没日没夜的哭闹 还是在产假里,蔡富招带着桐桐回老家,一家人围着孩子忙碌的日子很快乐,听着他咿咿呀呀的声音,看着他睡觉的模样,他们也会笑出声来。 可是今年2月中旬的一天,天真可爱的孩子开始没日没夜的哭闹。几天后,赣州市人民医院CT检查显示,孩子骨头没有伤,但右侧大腿不能动。又过几天,彩超检查发现,孩子右大腿膝关节上方肌层有低回声肿块、青紫,右腿不能弯曲。 详细的血液检测后,医生给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答案:孩子“凝血因子九”缺乏,是罕见的血友病乙!蔡富招和丈夫都不能相信这是真的!他们以为,赣州的检查会不会不准确? 他们带着哭闹的桐桐赶到了广州,广东省人民医院的诊断结果彻底击溃了她的最后一道心理防线,孩子的确患有血友病。 襁褓中的孩子不会说话,只能用哭声传递一切,他撕心裂肺的哭让这个新妈妈不知所措,她宁愿生病的是自己,自己来替他承受这份苦难;她失声痛哭,她感觉没有人能帮助她的孩子,自己的世界崩塌了。
怎么舍得放弃 这样一个乖巧的生命? 广东省人民医院主治医师林医生告诉蔡富招:桐桐就像玻璃一样脆弱,“一碰就会碎,要小心照顾。但也让她做好心理准备,因为孩子不知道能带到多大。除非有足够的钱,进行预防治疗,控制病情。 “把他送去福利院吧”,从广州回到景德镇,有朋友劝她,长痛不如短痛,治疗这样一个孩子会把全家带向贫穷的深渊。 “这怎么可能?”昨天,在市三院为孩子注射凝血因子时回忆起朋友的建议,蔡富招含泪笑着说:“我怎么可能这么做,他是我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我历经千辛万苦才把他生下来,一手把他从毛毛虫一样带到现在这么大,他已经会笑,会发出‘哦哦哦’的声音,表示高兴。我怎么可能这么做?” 幸运的是,他们家庭和睦。她的丈夫小黄从事监控设备安装,他为了孩子起早贪黑地奔波在路上,希望能多接一单生意,为儿子赚取治疗费用。孩子的爷爷、奶奶非常支持这个小家庭,奶奶从赣州赶到景德镇时刻陪护。

“宝宝,不哭”桐桐妈妈撩起衣服,为了让宝宝不哭,一边打针,一边给他喂奶
昂贵的费用使他们不得不求助 市第三医院血液内科主治医师汪洋介绍,桐桐属于罕见的遗传血友病,且无法根治,孩子成年之前致残率非常高。 因为罕见,连市内唯一有血液内科的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都没有存药,凝血因子只能临时从外地订购,或者患者自己备药。4月17日世界血友病日当天,省城血友病专家来到景德镇讲座时告诉蔡富招,桐桐的情况需要每周注射两到三次凝血因子,至少一周注射一次,才能防止发病。 但高昂的医药费让这个小家庭承受不起,一支250单位的凝血因子需要2210元,一周注射两到三次,这几乎是一个天文数字,而且用药量随着年龄和体重的增长而增长,发病时极有可能要连续注射10天。因为没有钱治疗,现在桐桐每个月只能注射一次。

宝宝别拍,有妈妈!
面对无底洞般的治疗费,经过长久的心理斗争,蔡富招决定勇敢地站出来,为了孩子呼救。她工作的中国电信景德镇分公司和中瓷网的领导、同事,得知桐桐的病情后,第一时间为孩子捐助了3万余元,使他暂时接受了合理治疗。 “可是今后的治疗之路很长,我们如何才能保证孩子接受合理的治疗,不让他变成残疾人,我们有心无力。我知道在桐桐今后的成长路上我需要淡定、从容面对,所以和家人商量之后决定寻求社会广大爱心人士的帮忙,救救我的孩子。”前天凌晨5点不到,蔡富招向晚报记者的手机上发了这样的一条短信。 。
爱心涌动 各方关注桐桐的病情 蔡富招昨天已经收到1000元善款 晚报今天为桐桐公布接收善款的账户
晚报记者 朱星林
本报讯 昨天,桐桐身患罕见血友病的消息,引起了各方关注,多位爱心艺术家表示将为桐桐组织专门的慈善笔会。桐桐的妈妈同时收到了爱心艺术的1000元善款。晚报今天公布为桐桐募集善款的账号,期待每一点滴的爱心。 “今天我收到捐款了!”桐桐的妈妈蔡富招昨天在电话里告诉记者,语气难掩激动。从报道中得知桐桐的病情后,景德镇青年陶艺家李馨为孩子捐助了1000元。景德镇美术馆馆长胡忠胜表示,近期他将组织美术馆的陶瓷艺术家,为桐桐举行慈善笔会。 从晚报上知道桐桐的病情后,景德镇八方工艺瓷画院院长吴国兴非常关心,他详细了解了孩子的情况,他同样表示将组织笔会,为孩子募集善款,帮助桐桐健康成长。还有网友表达到了捐款意向。众多温暖的力量让蔡富招非常激动。 在此之前,蔡富招经过长久的思想斗争,决定公开桐桐的病情,向社会呼救。目前,刚满半岁的桐桐被诊断为“血友病乙”,属于极罕见的血友病,病发三个月已经花去了5万元治疗费用。 按照专家制订的预防和治疗方案,桐桐需要每周注射两到三次“凝血因子九”,至少一周注射一次,才能防止发病。但高昂的医药费让蔡富招和丈夫无力承受,因为一支250单位的凝血因子就需要2210元,一周注射两到三次,这几乎是一个天文数字。因为没有钱治疗,现在桐桐每个月只能注射一次。 14日,在市第三医院血液内科注射完一针“凝血因子九”后,桐桐的妈妈和奶奶立即按住他左手上的针孔,止住孩子的哭闹。身上一个针孔大小的伤口,都会造成桐桐血流不止,因为不懂这一点,出血的针孔曾染湿了孩子的衣袖。更糟的是,如果是颅内或者内脏出血更难察觉。
桐桐不知凶和险,过山松臂来给力 景德镇艺术家瓷艺爱心助桐桐
2014年6月6日,中瓷网金先生把向桐桐爱心捐助集体活动定于6月21日至22日的意向征求景德镇美术馆意见时,馆长胡忠胜立即通知中国陶瓷美术馆广东分馆推迟开馆,并召集景德镇美术馆部分艺术家积极响应景德镇瓷善总会主办,各新闻单位协办的爱心艺术家助桐桐义捐义画慈善活动。 6月21日至22日是桐桐的母亲蔡富招永远难忘的日子,景德镇陶瓷美术界诸多大师、教授、名家,陆续来到玉瓷研究院奉献爱心。一时间,玉瓷研究院大厅小厅瓷人涌动,捐款捐瓷,义写义画,汇成爱心海洋。蔡富招向艺术家介绍桐桐“血友病乙”时哽咽,“作为妈妈,我很难过,也很感恩。” “希望桐桐早日康复”、“希望桐桐健康成长”、“祝桐桐和所有孩子一样拥有幸福的明天”、“希望桐桐在大家的帮助下甩掉病魔,长大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一件件作品,怀揣着一个个祝福,每一个祝福代表所有关心帮助桐桐好心人的希望:桐桐早日好起来,健健康康乐成长。 何先生感动了。在慈善主题活动现场来自景德镇市瓷市总会的何会长高度赞扬了景德镇陶瓷艺术家,讲德艺、扬善事、重慈义、踊跃奉献、乐于助人的革命情怀。表扬所有新闻单位号召有方,玉瓷研究院协办有力。 桐桐的母亲哭了,蔡富招被眼前爱心捐赠壮观场面感动得无言以表。只有暗暗决心,不辜负广大艺术家的心愿,不仅自己要坚强,还要把桐桐培育成一名坚强的孩子。做好与坏血症病魔展开长久战的准备。人们感受到一个母亲的强烈呐喊:“桐桐是我的孩子,我决不放弃。” “桐桐不知凶和险,过山松臂来给力”在本次爱心捐赠主题活动中,艺术家们弘扬主旋律,溢放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直接表现了瓷都景德镇新社会组织运动活力。
活动现场:




公益活动三:关爱空巢老人爱心活动
孝和天下——当代陶瓷艺术家救助空巢老人慈善艺术品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老龄化进程加快。65岁及以上老人口从1990年的6299万增加到2000年的8811万,占总人口比例的由5.57%上升为6.96%,目前中国人口已经进入老龄型。预计到2040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超过20%,同时,老年人口高龄化趋势日益明显,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正以每年5%的速度增加,到2040年将增加到7400多万人,同时由于中国人口结构及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空巢老人的比例在逐年增加,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而中国养老体系还处于发展中,商业保险,农村养老保险等体系还不能完全发挥作用,中国的养老问题还需要社会各种力量的集体参与和补充。
主办单位: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
征集时间:2014年2月——2014年5月底
展览场馆:今日美术馆
展览时间:2014年7月1-6日
捐赠作品:

《和福1》 《和福2》
作者:胡忠胜 作者:胡忠胜

《和福3》 《和福4》
作者:胡忠胜 作者:胡忠胜

《和福5》 《和福6》
作者:胡忠胜 作者:胡忠胜

《龙马精神 锦绣前程》 《兰竹图》
作者:胡忠胜 作者:吴 娟

《忽有一支横竹出》
作者:童承天
让我们为中国空巢老人尽一份爱心,为中国老人的发展共同努力,共建和谐社会,共创中国梦!
公益活动四:项家祠堂修缮工程
关于建设新农村保护风俗遗址的报告
景德镇市民间民俗文化协会: 市民族民俗文化抢救与保护工作委员会: 在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引下,全国各地进入文明、生态、创新建设热潮,浮梁县城乡镇场面貌得到了建设性改善与美化。为响应江西省省委省政府倡导建设和谐秀美江西,保护古镇风俗遗址,我村修缮工程已全面展开。位于我村项家祠堂是“昌江源头,窑柴之路”古村民俗活跃基地之一,但因祠堂规模宏大,年久失修,木构腐烂,无法使用。2014年正月项家组全体社员一致认为修复本祠堂需要经费近百万元,欣逢全国抢救和保护民间民俗文化的春天已经来临,应积极行动起来,出工出资,为修复祠堂出计出力。通过左右求援,目前已获取修缮经费20余万元、劳务工日100个,仍需材料款、工匠工资50万元。为此前来报告,请求贵会援助,给予筹募项家祠堂修缮资金50万元为盼!
浮梁县蛟潭镇礼芳村委会 2014年4月10日


我们的梦
项家祠堂修缮梦!


项家村概述
项家村肇基于北宋初年,距今约有1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据族谱记载,项姓祖先由婺源分支而来,于礼芳村西部定居建村,以姓命名项家村(原名“项家段”)。项家村位于景德镇市浮北山区,周围层峦叠嶂,群山起伏,西北高,向东南倾斜。南与礼芳古村接壤,距蛟潭镇政府驻地7公里,隶属蛟潭镇。全村现有人口51户,196人口,均以项姓为主;农田132亩,山林4200余亩,以种植为主要经济来源。 历史沿革 北宋景德年间,随着景德镇制瓷业的兴旺,项氏祖先们经营官窑窑柴买卖,生意兴隆,人丁兴旺,此时全村发展近百户,人口增至400多口。俗话说:“创业容易,守业难”元朝初年,项氏的后人开始在东山上“建谷仓”,“放印子钱”,过着“打谷收租,菜籽垫路”的不劳而获的生活。 明朝时,据传有一项氏狂妄者竟在村头挂起“万事不求人”的牌匾,致使项氏家庭亲人不和,近邻不睦,远人来侵。终有一日,一群丐客来村口,见如此狂妄的牌匾,心中不快,在牌匾的最后一“人”字上加上两笔,使之变成了“万世不求天”,因而触怒朝廷,将项氏家族400余口满门抄斩,只有一三岁小儿躲鹅笼得以幸免。从此项氏文化家道中落。 时至清代,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项家村再度出现繁荣景象,清朝初年全村人口发展到70多户,人丁300多口,清乾隆年检时项家村发展的鼎盛时期,出现了“五世同堂”的局面,按照当时大清律法朝廷予以嘉奖,在礼芳村古村木红公的义举下,上奏朝廷,得到乾隆皇帝的首肯,派钦差赐送两块“十全十美”的金匾,因无宗祠,暂悬挂于祖屋堂中,嘉庆二年,在项氏先祖,当时的名士永光公的倡导下,项家村的先民们立下建祠之志,以西湖磻溪宗祠为蓝本,赴胡宅坑头购木材,举全村之力,历时四年,共费白银七百余两,义工过千夫,终于建成了项氏宗祠。 宗祠文化 项氏宗祠占地564㎡,东西长47m,南北宽12m,其中院子占地240㎡,属两进间院落布局,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梁架结构,二进檩条之间用狮子滚绣球雕刻的叉手与托脚连结。两进之间是天井和名堂,名堂借用大青石板铺设而成,左右两侧是抄手游廊。一进堂上设有戏台,二进正堂左右两边立着两根一人难以合抱的屋柱,柱子上悬挂着鎏金的楹联。地面皆青石铺设二呈阶梯式上升,供人们观看一进戏台的表演等,这是古人建筑智慧的结晶。屋顶采用徽派建筑,南北两边是高大的马头墙,上有徽式建筑的飞檐。门前台阶为五步青石砌成,台阶两旁是青石鼓,古狮相对,院内拴马柱,下马石一应俱全。 项家宗祠是村民们娱乐休闲和节日庆典的文化创所,每逢大型节日,祭祀日,村民在此排演地方戏或举办庆祝仪式,也是全场操办红白喜事的场地。整个构成“回”字形,放得明堂、圆的天井、呈现中国古典建筑“天方地圆”的特点,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房源百里内流传“礼芳的屋,项家的门楼,樊家的井”之美说。 后 记 解放初期,项家村依然绿树环抱,村周的数十棵两人都难以合抱的古樟树郁郁葱葱,徽式建筑的民居和宗祠仍能体现江南古村的遗风。时至文革那个动荡的年代,古木被焚毁、民居被拆建,宗祠内的文物毁坏殆尽,加之无人看管,年久失修,宗祠倒塌。现仅存南北两侧的墙体、零散的柱石和始建时清嘉庆二年肇建碑刻,在栉风沐雨中诉说着古朴的民风。流失的村落文化。 马年春节之际,项家外出工作和务工之仁人志士齐集宗祠,在清理宗祠内的残砖蔽瓦时,被建祠碑刻我祖肇建宗祠的艰辛和困难的内容所感动,在我姓的倡议下,“尊祖训,敬宗兴邦”,众人达成了借新农村建设之春风,修缮保护古村落文化的共识,举全村之力,重修宗祠和村落文化,切实打造项家村与礼芳古村为一体的旅游文化体系。
项家祠堂现状:






公益活动捐款账号:
开户名称:景德镇美术馆 账 号:193 202 583 866 开 户 行:中国银行景德镇市瓷都支行
浮梁县蛟潭镇礼芳村项家组祠堂修缮工程善款专用核实电话:13707980200
公益活动五
中国陶瓷美术馆广东分馆爱心传递至浮梁
昌江源头27名窑柴工友后裔接受爱心助学餐
2014年7月22日,来自浮梁山区窑柴工友后裔的27名高中美术特长生在昌江河畔玉茗轩享用助学午餐,该项工作是由中国陶瓷美术馆、景德镇美术馆馆长胡忠胜倡议发起的文化支农行动,自2013年“昌江源头,窑柴之路”陶瓷圣火传递以来,窑柴工友后裔备受各界关爱,为了资助昔日为瓷都陶瓷崛起默默作出奉献的窑柴工友追寻遗志,使广大工友后裔在美术与陶瓷文化专业中有更多的新型人才,胡忠胜建议一部分艺术家和收藏家携手种莲奉献爱心,尽自己的心意和余力,资助山区学子实现美术求学,专业成才之梦。 鉴于昌江源头,窑柴之路的方坑生产组窑柴工友后裔生产工场与生活社屋多年未修,破损严重,中国陶瓷美术馆广东分馆部分藏家再舍一步,通过景德镇市民间民俗文化协会捐出小额资金对生产组社屋进行抢修。
中国陶瓷美术馆广东分馆开馆艺术家与收藏家献爱心现场:


爱心资助餐受益者:








我们的梦
高考艺术梦!

社屋现状:




公益活动六
“纪念9·18”掀起瓷爱向鲁甸地震灾区集结
9月18日上午景德镇美术馆举行纪念9·18事变83周年纪念活动,胡忠胜在活动中发言,要求各单位及与会代表:“提高意识,保持警醒,勿忘国耻,珍爱和平”。 在纪念“9·18”爱国兴瓷交流笔会中中国陶瓷美术馆兼景德镇美术馆馆长胡忠胜,中国陶瓷美术大师、景德镇美术馆副馆长卓国镇,景德镇美术馆副馆长、江西省陶瓷美术大师万济宁,江西省陶瓷美术大师、景德镇美术馆交流中心副主任范智、林红,江西省陶瓷美术大师邹洪顺,江西省职业陶瓷美术家裘德祥、谭尧卿、石砥中、段万业、徐普阳,景德镇市陶瓷美术大师童承天、姜渭乐,江西省高级陶瓷美术师程伊海、裘晓辉、石庆玲、魏朝清、高德明,江西省陶瓷技法大师培养对象方美珠等26名陶瓷艺术家上午10点顿放手中画笔,景德镇拉响纪念9·18事变防空警报,全体艺术家立身祭奠在抗日侵华捍卫中国领土完整而牺牲和遇难的同胞与军烈。聆听防空警报的诉说叮咛与誓言,勿忘国耻,珍爱和平;决心激发爱国热情,凝聚建国热情,投入到建国立业、繁荣文化、创作优秀陶瓷艺术作品中去,在下午纪念活动中笔会创作50余件作品将捐献到云南鲁甸灾区,为灾区灾后重建贡献一份力量。 此次笔会活动共创作陶瓷美术瓷板作品50幅,这批作品均由参会艺术家现场技法,精准创作,具有着珍贵收藏意义,为了使广大艺术家的爱国与建国热情得到体现,中国陶瓷美术馆将从中挑选优秀作品献给云南省博物馆,拟通过云南省博物馆将瓷都人民的关爱传递给鲁甸地震灾区人民,同时希望更多的陶瓷艺术家、书画艺术名家将自己的作品捐送到景德镇美术馆,通过爱心拍卖帮助灾区人民早日建设文化美好家园。

























公益活动七:
怀瓷表善 共表华爱 胡忠胜缘与大师明星捐赠善品
智在·善之夜”公益慈善晚会在京举行 公益中国 gy.china.com.cn 责任编辑: 李想
三羊开泰、志存高远、迎春接福、恭贺新年。中国陶瓷美术馆馆长、中国陶瓷美术大师、景德镇美术馆馆长胡忠胜怀瓷裹善,捐赠陶瓷善品,缘与大师明星在钓鱼台国宾馆,义举瓷善,共表华爱。

2014年12月29日,由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善基金联合中外新闻社共同举办的“智在 善之夜”公益慈善晚会在钓鱼台国宾馆隆重举行。十届、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梅颖出席并致辞,中共中央组织部原常务副部长武连元,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原会长、港澳台侨委员会原副主任俞晓松,十届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市九届政协主席、北京市慈善协会名誉会长陈广文,国家民政部原副部长、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理事长李宝库,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侯云春,国家文化部原副部长潘震宙,国家卫生部原副部长、卫生部健康教育首席专家、中国医师协会会长、中国健康教育协会会长殷大奎、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理事长赵炳礼、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办公厅原副主任党中奎少将,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张凡,《中华儿女》报刊社社长李而亮、副总编孙聚成,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秘书长张晖,《中华英才》半月刊社社长栗玉亮,亚太经济合组织人力资源分会主席、中华慈善总会海外名誉会长王一莉等领导嘉宾出席,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善基金执行主任金树萍、中外新闻社总裁韦燕、中外新闻社国际文化部部长张镤、第三代台湾著名国学老师李淙翰、中央新影集团 中国微电影报道总经理刘星阳等与众多公益明星和爱心嘉宾一起观看了晚会。



晚会以“弘扬善能量,共圆中国梦”为主题,宣扬爱的理念,通过善基金发起人、执行主任金树萍的深情讲述,为观众展现了一幅以救助孤儿、孤老、孤残——“三孤”人群为主线的善基金六年来的慈善画卷。 “三孤工程”受助机构爱百福盲童学校的盲童禄禄演唱的一曲《你是我的眼》,敲开了在场观众的心扉,感动了所有人,现场观众踊跃参与慈善义卖竞买。著名表演艺术家六小龄童捐赠出自己的书法作品用于义卖,第三代台湾著名国学老师李淙翰、爱国者集团董事长冯军、北京弘高创意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何宁、著名影视演员王力可等爱心人士纷纷捐赠,整场活动筹集善款及物资共计1887888元,所筹善款将全部用于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善基金的《三孤工程》。据了解,善基金《三孤工程》发起至今,已经对十多个省市的6000多名三孤人员进行救助,发放善款及物资2300多万元。

晚会现场,著名表演艺术家六小龄童被授予“2014 最''善''耀艺术家”,王力可、英壮、赵保乐、萨顶顶、桑兰、杨光、王静等众多明星被授予“善基金 宣传大使”,张大礼、德格叶、冯军、邢傲伟、张镤、王韵壹等爱心嘉宾受到表彰。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善基金与中国微电影报道携手发起“善 影”公益微电影,将联手打造国内最大全程纪录公益活动平台,用微电影的表现手法将一个个令人感动的故事展现给全国观众,创建人人参与公益,人人都做慈善的良好社会风气。整场晚会充满感动和欢乐,伴随着一曲充满“善”能量的《中国梦》落下帷幕。

(文章摘自:中国网)
|